主要以一個經典的案例做為開頭,接著說明企業就好比練武之人,就算是金鐘罩或鐵布衫再堅固,還是有罩門是無法防護到的。而罩門在哪裡?本書建議以『跡近錯失』的資料來分析罩門在何處,並說明建立層層防護比單一防護有效益。接著從『醞釀到恢復-災變八階段』,來說明災變衝擊的各階段。
比對福特汽車的垂直整合工廠和豐田汽車的精實生產,來探討庫存管理的發展。其中內容提到BOM、MRP、外包、精實生產系統、WIP、脫勾、長鞭效應、POS以及越庫作業等,最後討論針對目前主流低庫存的精實生產,會遇到什麼樣的罩門。
針對庫存的彈性和靈敏度,作者從預測、合約及風險分擔等角度來分析,如何要建立一個有彈性和靈敏的供應鏈。
首先第七章 你的公司容易被偷嗎?主要描述企業或政府,遭受蓄意攻擊。建立層層防護、宣導安全文化或建立防護機制等方式來對應。
第八章 團結力量大。描述產業間成立產業協會或民間企業和政府間相互合作,針對災害或事故,制定防護機制。
第九章 見微知著。主要以百特藥廠這個案例,描述事故的徵兆是如此的渺小,發生徵兆時,必建立判定『一般』或『特殊』異常的機制,而一旦發現『特殊』異常時,要掌握關鍵時間回報。
第十章 一定要有B計劃。本章介紹遇到事故的備用方案。安全的庫存、閒置的產能(機台、人力等)、備份系統等。
第十一章 相互替換,分散風險,說明標準化(制式化)流程、標準化(同質化)零組件提高了供應鏈的彈性。
第十章 延後產製,提高彈性,說明了延後產製,以基礎產品(使用整體預測)作為預測,可以提高銷售預測的準度,以減少庫存。
第十三章 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?首先以兩個不同的案例,一個是單一供應商、一個是多重供應商,遇到事故是如何應對。遇到事故,建議和單一供應來源的供應商,加強和供應商間的連繫,而多重供應源也未必完全免疫事故,也有其限制。
第十四章 重點在客戶關係!以案例說明,長期訂單和短期訂單面對事故的差別,如何和經銷商共享庫存,和顧客/媒體溝通的重要性,當然顧客也須長時間的深耕。而事故後處理顧客的優先順序是如何安排。
第十五章 企業的應變基因。敍述不同的產業、不同的國家的企業,都有其偏向的文化。面對事故,這些企業特有的文化促使他們面對事故保有彈性、靈敏度。
對於前四部的內容做個總結,將每一部的重點再提出來做個簡短的說明。最後,把檸檬變檸檬汁,點出這本書名『從危機中勝出』的精華所在,也呼應了開頭飛利普工廠起火的事故。當事故發生了,企業是否能展現彈性、迅速復原,並像諾基亞一樣,取得市場領先。
書本架構探討
這本書開頭的故事,飛利浦工廠失火,衝擊到諾基亞和易利信訂單,最後諾基亞獲得了勝利。接著作者在帶到供應鏈這個議題,提出『意外』對供應鏈有什麼樣的影響,要如何應變?整個內容,大致有按照『情境、衝突、問題、答案』這個標準寫作順序,但其中有些小段的前面部分符合標題,後面的部份就不是和標題那麼有關聯。有時結尾描述會對應到下一小段,有點類似小說體的寫法,準備給不同的段落過場,所以抓段落內容的重點就較不容易了。
例:P.165~P.167,『營運據點的選擇』,這段前面的內容是符合標題,但後段說明選擇供應商、物流,就跟標題不是很有關聯,可能是標題下的不好或翻譯的問題或著作者想用關聯式的方法,導引我們思考其它的議題。
例:P170~P171,『小心複雜系統』,這段前面還覺得算符合內容,後段大公司的保全部門那一段,就覺得和標題的關聯有點勉強了,也許是翻譯的問題。
所以針對這類架構的書藉,整理重點較花功夫。不過本書以案例來引導讀者,也使得作者的論點,很輕易的就被讀者吸收。
留言列表